当前位置: > 久久资源 >

液化气:华北供应再减量 弱势局面能否扭转?

2023-02-05 11:20字体:
分享到:

  夏季,气温升高液化气燃烧需求受到较大影响,国内民用气市场受此牵制近期已逐步进入淡季状态,个别地区价格甚至低至5300元/吨附近,淡季趋势较为明显。华北地区也不例外,在前期价格纷纷跌破六千大关后始终徘徊于六千下方,主流成交5850-5950元/吨。

  在民用需求持续疲软的状态下,华北市场却有利多消息传来,河北地区华北石化即将进入为期两个月的检修期,待装置全面停工,液化气资源将全面停发,包括民用气、醚后碳四以及丙烷产品。正常情况下,其民用气产量在500-600吨/日,醚后碳四日产600-700吨,但因醚后资源主供下游久久工贸基本无资源外放,而这次久久工贸将同步停工,因此装置检修对醚后 碳四市场供需暂无太大影响。丙烷产量不大,日产百吨左右,装置停工后对市场或难以形成太强支撑。

  华北石化停工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民用气市场。长期以来,华北地区供应处在低位,部分时期即使在国内整体趋势较弱的情况下,华北地区仍能保持坚挺,不得不说要得益于低供。其实从近期各地区的表现中就能看出,东北地区价位明显高于其他地区,与南方个别地区价差甚至能达到近千元,这也是依托了低供优势价格才能立于高位难跌。

  从供应情况来看,华北地区是包含了京津冀、河南、山西五个省的大区,大型炼厂有十几家,包括中石化,中石油,中海油以及地炼企业,然而这么一个大区,其民用整体商品量不足2000吨/日,需求却远超于供应,需依靠外地资源填补供应缺口。

  导致商品量较低的原因,一方面是区内主营企业较多,随着企业自身下游深加工体系不断完善,资源自产自用增多,这就导致了外放量出现缩减,尤其是北京、山西两地几乎无资源外放。河北地区资源供应则相对充裕,华北石化占据着当地供应较大的份额,其停工检修后,减量的利好显而易见。

  在华北石化未检修之前华北地区供应本就不高,厂家亦无深跌意愿,不过,毕竟处在传统消费淡季,大幅度的上涨也很难实现。但如若区内外放量最大的炼厂停止外销,市场不排除逆势上涨的可能,主流成交有望再度突破六千大关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